
编者按
2025年,在越秀公园的广州新春灯会上,走马灯区域用画作神色,重现了历代“羊城八景”,将千年城脉凝于光影流转。早在1963年,《羊城晚报》发起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羊城八景评比,草创市民选八景先河,并于2011年经办目下最新的“羊城新八景”评比。八景不仅是山水钤记,更是城市精神的共筑,承载历史回响,展现城市文脉的赓续与创新。本期羊城晚报文史哲周刊,将以三篇专文共探八景深意:梁凤莲梳理宋元至现代八景变迁,展现城市文脉的赓续与创新;周建平复盘2011年“羊城新八景”评比,理解传统媒体何如以品牌为核、全媒为翼,激活全民文化认可;饶原陌生远“打包策略”,以“城脉千年”“琶洲虹影”等整合古今地标,勾勒将来图景。八景不仅是山水钤记,更是城市精神的共筑,它承载历史回响,也将在全民共创与本事赋能中,续写更多据说。
专题统筹:温建敏
专题履行:潘玮倩 谢小婉
缔造城市发展的东谈主文里程碑
□ 梁凤莲
一
珠江之滨的这座城市历史悠久、面容不老。
羊城八景是城市面容的年轮,它描绘着城市面目的变化变迁。广州动作历史文假名城,很早就脱手了羊城八景的评比。左证清康熙年间《南海县志》、乾隆年间《广州府志》记录,宋代就有了羊城八景的认定,那时的羊城八景为扶胥浴日、石门返照、海山晓霁、珠江秋月、菊湖云影、蒲涧濂泉、光孝菩提、大通烟雨。
到了元代,羊城八景变为扶胥浴日、石门返照、大通烟雨、蒲涧濂泉、粤台秋月、景泰僧归、白云晚望、灵洲鳌负,与宋代比拟,录选的景点有一半发生了变化。
与宋元比拟,明代的羊城八景着实全部更新,据《羊城古钞》引《明志》及清宣统庚戌版《南海县续志》记录,明代羊城八景为粤秀松涛、穗石窍天、番山云气、药洲春晓、琪林苏井、珠江晴澜、象山樵歌、荔湾渔唱。
到了清代,羊城八景出现琶洲、西樵的踪迹,明初落成的镇海楼此时已经是脍炙东谈主口的景点。清代羊城八景为粤秀连峰、琶洲砥柱、五仙霞洞、孤兀禺山、镇海层楼、浮丘丹井、西樵云瀑、东海渔珠。
羊城八景是多元传统文化的集成。这其中,宗教文化既有释教的“景泰僧归”,也有玄教的“五仙霞洞”;农耕文化中,既有“象山樵歌”,也有“荔湾渔唱”;东谈主文建筑中,既有“粤台秋月”,也有“镇海层楼”,尽管象岗山、荔枝湾到了今天早已看不见樵夫、听不到渔歌,不外,宋元明清一语气四个朝代的羊城八景,绝大部分在今天的广州,依旧不错寻觅踪迹,千年羊城,文脉不停,今天的广州城市文化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从羊城八景便可发现传统文化取得完善的保护。
从羊城八景,咱们不错看见漫长的演进中,城市经济社会沿着发展干线在保留特质的同期发生了变迁。广州是海上丝路的发源地,宋嘉祐年间,海山楼建成,隆重壮不雅,被誉为“百越第一楼”。海山楼下为市舶亭,是番邦商船靠岸验关的地点。端午时节,珠江之上,龙舟百舸争流,官员在海山楼宴请外商,人人把酒临风、相谈甚欢、意气兴隆,“海山晓霁”得以名次羊城八景前三,是沾了广州海上丝路东方大港的光。
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政府关闭了闽、浙、江三个海关,独保留粤海关,开启了广州“一口互市”的序幕。那时来中国贸易的外来商船,一律停在“琶洲砥柱”东侧的黄埔锚地,桅樯林立,局面一样极为壮不雅。明末清入门者顾祖禹在地舆文籍《读史方舆纪要》中说“闽浙舟楫入广者多泊于此”。从宋代的“海山晓霁”,到清代的“琶洲砥柱”,“羊城八景”的变迁是广州海上贸易握续踏实、握续焕发的佐证。
二
勾引初中生文字当随期间,状况亦然。
1963年版的羊城八景为白云松涛、罗岗香雪、越秀眺望、珠海诚心、红陵旭日、双桥烟雨、鹅潭夜月、东湖春晓。城市建设的新惹事物进入羊城八景,羊城八景展示的城市画卷中,除了白云山、鹅潭湾、东湖、罗岗这样的好山好水除外,还多了钢铁大桥这样的现代化隆重建筑。
海珠桥是广州珠江两岸同步发展、文化和会逾越的要紧里程碑,1963年,海珠桥以“珠海诚心”入选羊城八景。从建成到现在,海珠桥是广州惟依然验战火浸礼的跨江大桥,是广州现现代城建史名副其实的见证者。1963年版的羊城八景,共有两座跨江大桥入选,除了被建设的海珠桥除外,还有新建的珠江大桥。珠江大桥动工于1958年10月19日,1960年10月1日郑重通车,因其特有的东桥与西桥想象,被东谈主们亲切地称为“双桥”,也就有了“双桥烟雨”。
在古代,时刻是城市面容的化妆师,它静静地守候着山城田海在斗转星移之间桑田碧海,迟缓地落笔姿色。在目下,期间是城市面目的雕琢师,它大刀阔斧、日眉月外乡改换东谈主间,因此,在清新的21世纪,评比羊城八景的速率和频率皆大大加速。
2002年,新世纪羊城八景出炉,分别是云山叠翠、珠水夜韵、越秀新晖、河汉飘绢、古祠留芳、五环曙光、黄花皓月、莲峰不雅海。
2011年,《羊城晚报》又评比出“羊城新八景”,分别为塔耀新城、珠水流光、云山叠翠、越秀风华、古祠流芳、荔湾胜境、科城锦绣、湿地唱晚。
在2002年、2011年的羊城八景中,“新”是最为显贵的特征,新世纪羊城八景之新弘扬为城市范畴的扩大,老城区“越秀新晖”之越秀区、“荔湾胜境”之荔湾区依然地位安详,新的城区如“河汉飘绢”之河汉区、“科城锦绣”之科学城、“湿地唱晚”之南沙区已经进入市民生存。新世纪羊城八景之新也弘扬为城市生态的创新,“五环曙光”背后的体育赛事是城市影响力的创新,“塔耀新城”则是城市中轴线、国际化的创新。
三
羊城八景是造化恩予以东谈主间立志的结晶lissa_sex5。
千年古城、世代家园,总有亘古不变的风致,那是当然的恩赐、造化的福祉。今天咱们称广州为山水城市,古东谈主并不会这样无聊地界说,诗东谈主登上“镇海层楼”,满目“粤秀连峰”“珠江晴澜”,他们遴荐用诗词直吐襟怀:“直上天南海上楼,海天一色望天收。不知沧海连天阔,只觉青山与海浮”。
从古于今,“羊城八景”皆有纯当然山水和东谈主文景不雅,不外比例不同辛苦,一直莫得改变的是云山珠水的地位,从宋代的“珠江秋月”、元代的“白云晚望”一直到2011年的“珠水流光”“云山叠翠”,山、海、江、湖极端是白云山、珠江在广州东谈主的心目中,有着旷古绝伦、无可撼动的地位,对于当然的敬爱是广州东谈主的生存理念,这种理念不仅投射到云山珠水,也掩盖了身边的草木泉石。
“羊城八景”是在扫数广州范畴内寻找闻明文化品牌的进程,两千多年来,广州的地域范畴不停扩大,包容进来的山山水水越来越多,近在菊湖、禺山,远至“西樵云瀑”“莲峰不雅海”。千百年来,广州山环水绕的当然环境莫得变,东谈主们对于广州山水的敬爱突飞猛进,从来未始亏负造化对于羊城的偏疼。
羊城八景是城市文脉延续与锐意创新的结晶。
从公元前214年建城于今,世代相传一以贯之的是广州东谈主对于广州城的敬爱,羊城八景从宋代问世于今已经成为广州文脉的一部分,与当然山水文化、宗教信仰文化、交易贸易文化、书院阐发文化等全部,绵泽百世、千秋赓续。
广州的城市文化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发展于今已经相称丰富与多元,以时刻来差异,不仅有古代文化,也有现代文化、现代文化。广州不仅是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岭南文化中心肠,亦然近现代立异策源地、蜕变怒放前沿地。新中国成立之后,红色文化就未始缺席过羊城八景,1963年版的羊城八景有记忆广州举义的“红陵旭日”,2002年版的新世纪羊城八景有记忆旧民主主张立异的“黄花皓月”,广州城市文化的多彩不仅有碧水蓝天的绿色,也有血染的红色文化风范。
羊城八景是广州这座城市与市民紧迫互动的结晶。
从任嚣、赵佗、步骘等广州草创者的运转营造,到今天来自三山五岳、五湖四海千万广州建设者的煞费苦心,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的羊城八景,记录着东谈主们对于家园的无尽敬爱、无比认可。
盛世修明,八景流露。
淌若,心存守望,适逢其会羊城八景又要再评比的话,进入21世纪后,每隔10年,羊城八景就要翻新一次。一方面,城市建设进入一个高质料、快速率的周期,面目的更新令东谈主目不暇接;另一方面,文以化之,敬爱是认可的基础,读懂羊城八景,便看清了广州的文脉、商脉、城脉,一语气了城市的持之以恒,也就读懂了广州。
《羊城晚报》是羊城八景评比的热心倡导者,她邀请了一代又一代羊城市民加入敬爱广州、传播广州的行列,成为羊城八景评比的参与者,成为咱们身处扬铃打饱读新期间的见证者。
每一个广州东谈主皆有我方心目中的羊城八景,咱们现在还不知谈,将来,新的、更新的羊城八景皆有哪些?可是,咱们知谈它们一定承载着城市的转头,标记取城市的措施,彰明显对城市的敬爱,展示着对文化的认可,也将在广州2200多年的发展之路上缔造起新的八个里程碑,记录下咱们共同爱重的城市又一轮令东谈主欣喜的成长。
[作者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众人,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专技二级)、一级作者,广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羊城晚报与羊城新八景:全民参与下的城市形象重塑
□ 周建平
2010年11月,亚运的妍丽点火仍灼灼烙于市民气幕之上,珠江新城的天空线已经刷新,老城区的骑楼洗去灰霾,广州塔成了全球瞩方针“小蛮腰”。当物理空间的蜕变已成定局,一个更深远命题浮出水面:何如让这场城市更新,握续升华为文化认可?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给出了一个漂亮的谜底:重启千年IP“羊城八景”。
2010年11月16日至2011年5月18日,亚运会后的城市蝶变,催生了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主导的“羊城新八景”评比。这场文化盛事不仅是城市形象的重塑工程,更成为传统媒体在全媒体期间解围的经典案例。
传统品牌庞杂的公信力与感召力,借由前瞻性的磋商创意、团聚政策的高效履行,在全媒体传播的催化下,迸发出穿透时空的传播势能,并与绵延千年的文化基因,回荡出深层共识。
跨越千年的城市叙事,如今全民参与
羊城八景的评比,实质是一场跨越千年的城市叙事勤恳于。宋代东谈主评“珠江秋月”,看的是江上明月;清代东谈主选“琶洲砥柱”,标记的是沉航谈。到了1963年,《羊城晚报》发起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羊城八景评比行为,初次冲破文东谈主叙事藩篱,把海珠桥、珠江大桥等现代建筑编入八景名单(“珠海诚心”和“双桥烟雨”),让市民普天同庆。铜筋铁骨里,看得见广州跃动的脉搏!
1986年、2002年两次干系部门组织的评比,亦渐渐强化了人人参与的色调。2010年,“后亚运期间”的广州,站上了打造“全国文假名城”的新起原,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以评比“羊城新八景”为中枢,在全媒体期间再次伸开一场限制空前的城市文化实践。评比由报业集团专揽,子报子刊、收罗协办,并定约多媒体伙伴实施了限制化集团军作战;时刻长达6个多月,插足版面600多个(包括《羊城晚报》《新快报》《广东建设报》《民营经济报》等),公众投票杰出860万张,28个国度的华裔参与,国内上百家各式媒体参与,130多家国外中文报纸报谈,创下自宋代以来“羊城八景”评比限制之最。羊城八景,不再只是是礼赞山水,而是全民参与的城市灵魂共铸。而在这场实践中,“大报”的品牌牵引力、全媒体协同才略和文化深度挖掘才略得以充分展现。
学术、战术与政策的三重透视
在学术维度方面,专揽方对“羊城八景”历史文脉的重大开掘,组成评比的学术基石。此次新八景评比,《羊城晚报》突出子报《新快报》各插足版面300多个,推出12位常委宣传部长系列专访、12区市八景推选、22场城市公众论坛、14场大学生狡辩赛、专访100多位国内文化绅士……将地点志研究蜕变成人人议题,彰显了传统媒体在文化阐释中的特有上风。
“从上至下”有政府信任,“从下到上”有市民存眷,参与式的行为(如海选、论坛)将受众从“耗尽者”蜕变为“共创者”,增强了品牌黏性。例如,市民评审团与众人共同有观看景点,冲破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格式。市民的“地点感”被蜕变为文化认可,在各方协力下,以致酿成“城市即媒体”的传播效应。
在战术维度方面,面临那时同城媒体的“八仙过海输攻墨守”(我曾称之为“2011广东景不雅评比媒体大战”),动作亲历者,我在所著的《“羊城”引爆新广州:“羊城新八景”的磋商与运营》一书中作念了详实记录,把那时羊晚集团的实践誉之为“飓风”步履,包括“摩天岭”“TNT”“喀秋莎”“新大陆交响”等为代号的12项蓄意。例如,先者为王、精确磋商与履行创新是打奏凯的一些要津。《新快报》2010年11月16日的头版突袭,展现了羊晚集团的战术尖锐度。互异性竞争策略则包括“门槛想象”:比如放置为“八景”数目,幸免同质化竞争(相较于同期如广州日报“百景”行为、南边日报“珠三角十大景不雅”行为),强化稀缺性与品牌价值;“节点爆破”:以“摩天岭蓄意”专访12位区(市)宣传部长,霸占公论制高点;以“TNT蓄意”举办22场论坛,掩盖不同群体需求;还有深具特质的全媒体整合传播,特刊、视频、微博话题协同发力,已毕“一次汇集、多元生成、全网掩盖”,以致包括在建设银行网点建树票箱,已毕“线下行为—线上传播—实体触点”闭环。
在政策维度,则要点体现为品牌驱动全媒体转型。需要要紧关注的是,品牌公信力的历史延续,是品牌价值重构门道中最要紧的撑握点——品牌是要紧的“牵引机”,咱们要牢记带上传统“品牌”前行。
羊城晚报自1957年创刊以来,以“东谈主文大报”定位深耕岭南文化,已酿成特有的文化基因。左证全国品牌实验室发布的表现数据,羊城晚报2011年品牌价值为92.55亿元,到了2024年则已达到719.58亿元。
回望2011年的“羊城新八景”评比,咱们不雅察到,于全媒体波澜中,羊城晚报并未盲目追求“本事武装”,而所以品牌为中枢,整合接触力,激活历史资源,坚握内容为王,坚握深度报谈与文化版面上风,回击新媒体的碎屑化传播。在全媒体平台,羊城晚报亮出的“重火器”仅例如二三:《羊城沧桑》专栏深挖八景千年史,和快餐新闻对着干;《大城之好意思》等画册用视觉史诗定格城市蜕变;字画照相征文大赛让传统走进东谈主们静念念——作念这样“重”的内容有东谈主看?放置是特刊被一抢而空,画册卖到断货——深度,永远是制胜法宝之一。
如今,许多媒体皆在谈宏不雅政策,谈集团发展的危急对策,谈全媒体的筹画布局。加大插足和“全副武装”,更把稳“新型火器”装备这诚然要紧,但在高度明慧全媒体发展的同期,不要忽略报纸品牌的中枢竞争力和品牌的庞杂价值空间,极端是品牌对全媒体的牵动作用。
以品牌为舟,以内容为桨
时于本日,当年的羊城新八景评比仍给予咱们要紧启示。领先,须警惕本事珍重与品牌淡忘。现时媒体转型多聚焦“全媒体武装”,但新八景评比案例标明:本事是技能,品牌才是内核,若无品牌公信力,单纯的本事插足易沦为“空腹化”蔓延。同期,传统媒体的不成替代性莫得改动:纸质媒体的深度阅读、文化积淀与在地化伙同,仍是维系受众情感的中枢竞争力。
诚然,咱们要强化全媒体知晓,通过“声频—视频—文字—图像”全渠谈掩盖,欣慰细分受众需求。同期,品牌与本事协同共生,比如运用收罗数据反哺内容分娩,优化选题磋商,酿成“品招牌召—本事赋能—用户反映”闭环。
在“内容—渠谈—受众”的关系中,品牌既是历史积淀的“文化本钱”,亦然资源整合的“政策支点”,更是回击本事异化的“价值锚点”。传统媒体应以品牌为舟,以内容为桨,在全媒体波澜中破浪前行。
终末,在当下的融媒体期间,若再有肖似评比,我的建议是:须突破传统景不雅界说,以“本事赋能文化、数据重构转头、共创界说价值”为中枢逻辑,打造一场全民参与的“城市觉悟畅通”。
比如,在审好意思之上加上科学度量:捕捉网红地标,通过AR本事回复历史场景重叠履行景不雅,例如不错开采“北京路宋代街景数字图层”等等。明慧共创式内容的分娩:比如不错发起“百万东谈主镜头重构广州”蓄意,由市民上传短视频自动生成城市影像拼图,又或者让城中村涂鸦、菜市集方言等“非典型景不雅”参与评比,再行界说“羊城好意思学”。长效价值蜕变方面也可权衡:比如想象“动态八景”,依期发布《地标生命力表现》;对落第但具后劲的景不雅实施微修订;开采文创电商、遗产保护众筹等,让评比效果握续造血。这些格式将可能进一步突破媒体单向传播局限,通过本事、数据与社群的深度集合,既延续羊城晚报的文化巨擘,更握续塑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州叙事样本。
(作者是体裁博士,中国晚报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文化学会会长,广东省东谈主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文化护士人)
从“羊城八景”谈历史回响与期间新韵
□ 饶原生
山水为骨、东谈主文为魂,从宋代的“羊城八景”脱手,咱们不错明晰看到,东谈主们一直在握续编织着广州城市历史的好意思学舆图。宋时“珠江秋色”静好意思,清代“琶洲砥柱”魁伟,十数年前的“云山叠翠”则于今脍炙东谈主口。每一景皆镌刻着期间的烙迹,也凝合着一代代东谈主对这座城的深情凝望。如今,梗概到了让咱们静下心来,望望曩昔、想想将来之时——在历史与履行的交汇中,羊城八景永恒是那根串联千年文脉的金线。
1963年,由《羊城晚报》发起的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羊城八景评比,草创市民选八景先河,号称里程碑。彼时广州正历工业化波澜,海珠桥被赋予“珠海诚心”之名,珠江大桥化身为“双桥烟雨”。钢铁被注入诗意灵魂,而文化审好意思更与商人点火和会。那时我尚年幼,却明晰铭记粤剧名伶红线女等东谈主,以婉转唱腔,将八景传唱至三街六巷。1963年版的得胜,印证着羊城八景的实质:集聚城市景不雅,容纳集体转头。
多年倏忽而过,随期间发展,若缘分际会,天时地利东谈主和之下,再有羊城“新”八景之评,那么,新挑战也了然于目:闻明景点如繁星流露,需审慎区分其文化价值;各区特质分散不均,均衡之谈更需灵敏。而就总体而言,彩选进程要从“大广州”认识起程,既确保所选景点能全面深远代表城市精髓,且兼顾各区特质,又能从历史文化的深度、新近落成的地标性建筑乃至将来筹画中的新兴景点等各类维度向社会交出竣工谜底。
早期的羊城八景评比,时常聚焦单个景点的魔力,呈现为一个个“点”。而本日广州,历经两千多年沉淀,早已从“点”延长出“片”与“线”——珠江新城的摩天楼群、永庆坊的骑楼街巷,皆是区域连贯共生的居品。再板滞于“点状念念维”,只怕难以承载这座城的恢弘局势。若要破局,不妨尝试“打包策略”——以文化主题或地舆头绪整合多个景不雅,让当然、建筑、东谈主文乃至新兴业态共冶一炉。
若再选八景,且允许我由疆念念绪一会儿,作些投砾引珠式的“打包”推选:例如,在北京路中轴线片区,从南越王宫署遗迹到宋代八景之“海山晓霁”,再到现代交易街,层层叠压的各朝古谈与现代地砖并存,如同“一册摊开的历史大书”。这何尝不成叫作念“城脉千年”?两千年建城史,在走路可达范畴内徐徐伸开,纵翻阅千遍也让东谈主乐在其中。
又如,在琶洲片区,“打包”亦显必要。广交会展馆的玻璃幕墙,照射着琶洲古塔这一清代八景所折射的曙光;东谈主工智能园区的数据,内部就有最新的海上丝绸之路交往盛景。更有该地块的黄埔古港,转头着对外贸易的最光芒一页。我忽视“琶洲虹影”别称,觉得可将商贸传统、现代会展与将来产业融为一景。
对白鹅潭我则是有执念的,在此忽视“鹅潭印月”别称。这既是对1963年“鹅潭夜月”的诗意回应,更渲染鹅潭三畔之“印”迹。1963版“鹅潭夜月”以沙面绿瓦亭(今白昼鹅傍边)为基准点,其历史建筑群与古树名木终年共生确当下好意思景,委实值得推介。笃信好多东谈主皆曾存有这种印象,沙面建筑穹顶与江心月影交汇,古时月照今时景,一瞬好意思印证发展好意思。
“塔耀新城”应当保留,广州塔是地标象征,且不妨升级为“三塔星汇”,连同东塔、西塔等栋栋高厦,是广州城市进度的不凡见证,塔影入云邀星相汇处,亦是广州东谈主“敢为寰宇先”的精神写真。
而“云山花海”别称,是我在传统预料上对当然景不雅注入确现代生态知晓。我曾在白云山暴雨初歇时,见花海从山腰流泻至湿地,这不禁让东谈主瞎猜想宋代“菊湖云影”。广州有花城的好意思誉,而每一派花瓣,皆诉说着历史的清静,更承载着当下“绿好意思广东”的生态追求。
既触摸期间新节律、展示社会新发展,又能体现变化中的当然风貌以及不变的城市文化底蕴,并毋忘向历史八景抒发敬意,这即是我对“新新羊城八景”的守望所在。
羊城八景从来不单是八个地名,当咱们谈起它,即是开启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对于一座城,对于咱们何如既不忘来路,又向新而生。
(作者是闻明广府文化学者,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广州风气文化研究所长处)
裁剪:郑健龙lissa_sex5